12月24日,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《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(2021版)》。对于建设目标,《建设指南》指出,到2023年,制定术语定义、通用需求、供应链/产业链、人才等基础共性标准15项以上;“5G+工业互联网”、信息模型、工业大数据、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标准40项以上;面向汽车、电子信息、钢铁、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标准25项以上。到2025年,制定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、产品、管理及应用等标准100项以上。《建设指南》特别提到,当前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部署不断加速,显现出协同研发设计、远程设备操控、设备协同作业、柔性生产制造、现场辅助装配、机器视觉质检、设备故障诊断、厂区智能物流、无人智能巡检、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,涵盖电子设备制造、装备制造、钢铁、电力等重点领域。总体来看,5G+工业互联网正处于“边建设边完善、边应用边优化”的培育阶段。面向工厂复杂的生产环境和特殊生产要求,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的网络技术与组网、适配增强技术、终端、边缘计算、应用、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迫切。
本文转自一点资讯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