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粮食生产“无人化农场”建设。作为首批智慧农业国家试点,苏州正在通往“无人化农场”的道路上加速快跑。8月14日,在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里片区的“无人化农场”示范基地,记者看到,这里的稻田非常整齐,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每一行水稻间的距离都是精准的30公分,而且每一个洞洞里的水稻数量、状态也都非常一致。这样高水准种下这块农田的,并不是农民伯伯,而是这里的农业小帮手——高速插秧机。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华介绍,全无人驾驶的高速插秧机是无人化农机的小帮手,控制这一块全部交给了无人系统。这个系统在插秧的直线的精度能够达到2.5厘米,包括了拖拉机的耕整地、无人插秧,收割的时候还有无人联合收割机、无人飞机喷药、无人驾驶的除草机器人。吴江区农业机械化服务站副站长叶申柱说,通过无人农场的建设,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,每亩种子 可以节省5%以上,产量增产3%~5%,燃油成本降低20%以上,最主要的是人工劳动力的成本降低45%以上。
本文转自腾讯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